真心接納勝過同情,浴火小天使 需要您的支持與鼓勵

愛心捐款
> 夏令營專區 > 活動介紹

一、前言

     對燒燙傷兒童及家屬來說,完整的燒燙傷治療是一條非常辛苦而漫長的路程。除了承受有形身體的傷痛外,在身體的治療到達穩定程度後,真正困難的傷後心理重建才正要開始,這個階段叫回歸(Re-entry)正常社會生活。如何協助燙傷兒童儘早回歸正常生活?「燙傷兒童夏令營」的舉辦正是因著這樣的必要性及功能性。

     從民國八十五年開始,基金會每年都特別為燙傷兒童舉辦主題式夏令營,並邀請每位出院後的燙傷小朋友來參加。在「燙傷兒童夏令營」中,我們邀請醫師、社工師、復健師、營養師及護理師等專業醫療團隊人員參與。希望透過活動的進行,觀察燙傷兒童們的行為及團體互動情況,進一步發現問題並協助他們後續的身體及社會心理重建,希望能幫助他們儘早回歸正常社會生活。

    同時,我們也持續邀請亞太地區各國(韓國、中國、印度、香港等)的燙傷兒童及醫療團隊人員一起參與,讓不同國家及地區的燙傷醫療團隊能學習此方面的經驗與成果,以協助世界各地的燙傷兒童能在傷後縮短回歸社會的歷程,勇敢健康地長大。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在協助燙傷兒童傷後心理重建的工作上已逐漸展現成效,夏令營成為燙傷孩童們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動,許多孩童們在持續參加的過程中展現驚人的進步與成長,因為相同的傷痛與經驗,讓燙傷孩童們能彼此鼓勵與認識自我,也建立堅固的情誼。為了延續過往成果,基金會將持續舉辦燙傷兒童夏令營,陪伴這群燒燙傷的孩童們走出傷痛,更健康、更勇敢、更獨立去面對現實的各種挑戰。

 

二、活動目的與目標

目的:透過五天四夜的夏令營活動,讓燙傷孩童在課程與活動中建立自信以及重新認識自我,參加各種的挑戰與學習,培養多元興趣與經驗,並透過醫療團隊的評估與輔導,達到社會回歸、協助心理重建的目的。

目標:

    1.提供並增加燒燙傷孩童互動的機會,藉由分享、支持以及學習,增強燙傷兒童正向社會適應,並進一步發展新的人際關係。

    2.「身體形象self-image」之重新定義:透過特別設計的各式活動,在自然的情況下,讓燙傷兒童看見自己身上的疤痕,並重新正向看待身上被火紋身的記號。

    3. 透過主題活動之設計與安排,讓燙傷兒童們在表達與成果呈現的過程中,增加自我察覺與自信心,以及累積克服困難的經驗。

 

三、主辦單位

    1.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

    2.協辦單位:馬偕紀念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各合約醫院、東海大學社工系、弘光科技大學諮輔志工隊。

 

四、參加對象

此活動的服務對象為18歲以下燒燙傷兒童本身參與,舉凡手足及父母或照顧者皆無法同行,並開放國外燙傷兒童參加。

 

五、活動內容

採五天四夜之分齡小隊營隊方式進行(分兒童組、青少年組),並透過主題活動及團體帶領設計,讓燙傷小朋友學習與他人互動、合作,並有所成長。夏令營活動設計及安排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活動主題、團康活動、游泳活動

    1.活動主題:每年將會選定不同主題,以展現自我為主,讓燒燙傷兒童們學習新的事物,並從中發掘自己的興趣,並設計在夏令營結尾活動中將這五天所學的內容呈現給所有參與人員,在表演與表達的過程中讓學員認識自我與建立自信。

    2.團康活動:夏令營會將兒童依不同主題而進行分組,由醫學中心燒燙傷主責社工師及大學大專院校社工系或服務性社團學生來帶領,活動的設定均有意義性的目的做支撐以團隊合作、互助分享、加強領導能力等,讓學員們在夏令營中建立新的人際關係,也透過活動來曾加表達、自信心、自我獨立的能力。

    3.游泳活動:活動設計主要讓燒燙傷兒童可以脫去衣服,展現自己的疤痕,看一看自己身上的疤痕,並重新正向看待自己身上被火紋身的記號。

 

六、工作人員編制

    1.營長、活動總策。

    2.兒童組組長、小隊社工1名、學生社團8〜10名、生活爸媽5〜6名,實習生數名。

    3.青少年組組長、小隊社工1名、學生社團8〜10名,實習生數名。

    4.生活組組長、副組長各一名,醫護組、復健師組、及機動組數名。

    5.攝影組數名。

本會所舉辦的夏令營有配置專業醫療成員,包含醫師、復健師、護理師、營養師、社工師,在夏令營活動期間,本會設計不同評估表格包含復健評估觀察表、小隊社工處遇紀錄表、學員總體觀察表,給小隊隊輔、小隊社工師及復健師,協助觀察兒童活動參與及各項行為狀況,由小隊隊輔第一線的觀察學員在彼此間的互動情形,並透過每天晚上的檢討會回報給小隊社工,小隊社工再進一步的去評估學員在活動中的心理狀況、家庭背景等。復健師將透過活動觀察,學員們的肢體活動情況,並評估是否需要再做手術進行重建。在夏令營結束後由基金會依評估表格提供家長及專業社會工作人員對於燙傷兒童活動後續關心與追蹤。

 

七、活動宣傳

    1.報名簡章:印製活動報名簡章及活動海報,寄至全省合約醫院,由合約醫院邀請曾至該院就診之燒燙傷小朋友。

    2.網站:兒童燙傷基金會官方網站及粉絲專頁上公佈。

    3.在夏令營活動結束後,每年皆會製作夏令營專刊與活動紀實影片,寄送給參與活動的人員以及捐助基金會的每位善心人士,一同分享孩童們在活動中的歡樂與成長。

 

八、評估計劃

  1. 透過醫療團隊、隊輔志工為每一位孩童填寫的評估觀察表之外,自2016年開始採用前、後測問卷進行調查,加深入了解學員們所成長的方向。兒童組的問卷結構分為人際關係量表、自我概念量表、正向情緒量表;青少年組的問卷結構分九個面向,包含自信心、時間管理、社交能力、成就動機、智能靈活、控制觀、工作領導、情緒控制、主動積極。透過前後測分析,更能精準了解每年活動達到的目的以及能再加強孩童成長方向的部分。
  2. 活動滿意問卷:設計學員活動滿意問卷,了解學員對場地、課程內容滿意度、心得及具體建議。
  3. 檢討會:預計八月上旬召開籌備組檢討會,對課程內容設計、執行方式及未來方向,提供寶貴建議。
  4. 活動結束後學員及工作人員回饋:邀請學員、工作人員於活動後參加「心得分享」投稿,針對文章內容,統整作為評估的參考;並在篩選後,刊登於本會會訊及網站。
優吉兒網站設計 - Website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