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情深
*國軍左營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陳進茂

  第一次去看阿力,他正和父親一起躺在同張病床上。嘴巴含著奶嘴,兩隻小手包紮著紗布,媽媽則在陪客床上。阿力只有八個月大,兩隻眼睛圓啾啾地、一臉天真無邪的樣子。簡單介紹復健的重要性與正確的擺位後,得知阿力是不慎打翻熱水瓶並將兩隻粉嫩的小手泡在熱水上,造成手掌2-3度燙傷。

  由於當時的阿力委由外婆照顧,意外發生後,沒有立即用大量清水浸泡和沖洗手部。送到附近醫院後立即面臨植皮手術的壓力;阿力的父母覺得八個月大的小嬰兒實在不忍動手術,所以傷後十餘天輾轉至本院繼續接受治療。

  豈料本院整形外科謝主任在觀察數天後,仍認為阿力傷口太深須立刻執行手術。所以在和父母親充分溝通並得到允諾後,隨即展開清創植皮手術。術後阿力哭鬧了兩天,才開始坐在娃娃推車上由父親推著、母親陪伴,在病房內、走廊上、四處閒晃,由於阿力長得眉清目秀、皮膚白晰、笑嘻嘻的樣子很得病人的喜愛,甚至連病房服役的戰士和工讀生也成為阿力的玩伴。尤其是一些婆婆媽媽們,更是抱著阿力愛不釋手。

  出院那天,阿力的父母、外婆開心地辦理各項手續;醫護人員耳提面命地要求家屬繼續回門診追蹤並強調復健的重要性。可是接下來一個月,燒傷職能治療室並無阿力的蹤影,甚至連門診也很少出現。當他們再次出現時阿力的小手已經明顯長出肥厚疤痕,大姆指的活動受限、四指無法伸直、整個手掌攣縮而且指縫間長出蹼狀的瘢痕。

  阿力雙手精細動作與握拳動作的發展幾已停頓;就兒童發展上而言是很不好的。阿力的父母不斷的說明,是他們不了解燒燙傷後的照顧,造成阿力的痛苦。媽媽眼眶泛紅,哽咽地說:「該怎麼辦,我們不是故意的?」爸爸則在旁親著阿力的額頭,一直親,一直……….

  燒燙傷後的疤痕很難預測,特別是兒童,往往須觀察3-5天,而且疤痕往往有出乎預料的生長。阿力在父母的自責下第二次住院,這次手術將兩手所有肥厚的疤痕與蹼狀瘢痕全部清掉。謝主任語重心長的告訴阿力的父母:「接著就是靠你們家長和復健治療了。」

  接下來的每天都會看到爸爸抱著阿力,媽媽則負責拿著尿布和奶瓶的背包,一路走進職能治療室,雖然一連串的換藥、包紮、復健和彈性衣的穿著,讓阿力哭得驚天動地,連續三個月的付出,我們逐漸看到了成果。現在的阿力不再只能用單手或只能勉強抓握,可以順利拿起小積木、塑膠球、甚至於更細小的鉛筆、吸管也沒有問題,更重要的是沒有肥厚疤痕特別的增生。

  對於這樣的成果覺得非常欣慰,雖然復健的時間很長,雖然阿力常哭得身心俱疲,需中斷休息數次,雖然用了很多治療室的衛生紙擤鼻涕,雖然、、、、、,不論如何一切都是值得的。

  曾經好奇地問過阿力的爸爸,怎麼有時間天天帶阿力來,原來阿力的父母因阿力意外的燙傷自責不已,後來因復健的需要與日常的照護,阿力的爸爸在如此不景氣的時候,毅然辭掉工作,專心在家帶阿力,當起全職的奶爸,看著他抱著阿力,親情自然地流露,總是會讓人有所感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