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鄉遊子 |
*國軍左營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陳進茂
操著濃濃鄉音的老先生,著急地指著旁邊少婦手裡抱著的嬰兒,嬰兒的雙手卻包滿紗布;原先以為是老少配的夫妻,結果不然,是老先生的兒子被公司派往大陸在當地認識結婚的大陸新娘,手裏的嬰兒是在大陸的結晶,因坐著螃蟹車誤按飲水機而意外遭至燙傷。夫妻倆考慮當地醫療較為落後的情況下,先由太太帶小嬰兒回台灣就醫,先生仍留在當地工作。
看著小嬰兒的雙手確定是二度以上的燙傷。由於受傷距今已近兩個月,傷口大致均已癒合,只是殘留些小水泡與開始增生的疤痕。兩手的虎口與另三個指縫間都已長出較肥厚的瘢痕,整個手掌也因疤痕的嚴重攣縮無法平貼桌面。大拇指的關節明顯受到限制,四指則因攣縮使得在遠端關節和近端關節處產生嚴重彎曲,手部功能受到嚴重限制,已經無法靈活輕巧了。
老先生一直敘述台灣經濟的不景氣,迫使有高學歷的兒子求職時處處碰壁。不得已的情況下,經由同學介紹到廣州附近的機器工廠當管理幹部,每半年回台灣述職一次,和家人相聚時光很少。也因為如此,當初要娶當地女孩時,家人才沒有極力反對,反而希望有好的伴侶來幫忙照顧異鄉的兒子。婚後不到兩年,住在工廠宿舍的夫妻竟在不注意的情況下讓小孫子誤按飲水機,造成無法彌補的錯誤。當地的醫療一直無法使傷口癒合,讓當時只有六個月大的嬰兒,不分日夜的吵鬧,兩夫妻被磨得無法好好工作,只得由太太送小嬰兒回台灣並且就近求醫。
治療師一面聽一面細心地幫著小嬰兒製作合適的副木,八個多月的嬰兒配合度真是不高;粉潤又有攣縮的小手,著實折騰了好一會,加上必需穿戴彈性衣,每個彎屈的指頭加上增生的疤痕,穿得大家人仰馬翻。小嬰兒卻一直都由媽媽抱著,哭累了就趴著媽媽的肩膀。
小嬰兒一開始在本院住了三星期,傷口逐漸癒合後出院;接著門診的追蹤治療及隨後的復健治療,一連串的醫療費用讓阿公阿嬤壓力很大。原來小嬰兒在大陸出生,加上爸爸媽媽也都不在台灣,所以根本沒有戶籍證明、出生證明更遑論申請健保了,一切的醫療費用都必需自行負擔。醫院的社工替他尋求各類社會資源,在兒童燙傷基金會仔細評估後,小嬰兒獲得將近全額的補助;讓阿公阿嬤沒有後顧之憂,讓小嬰兒不用因經濟的因素而喪失了治療的機會。小嬰兒是無辜的,他不知道經濟不景氣,也不知道海峽兩岸的不同,更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何一人一邊,而且都不在自己的故鄉。
一天,小嬰兒的父親回台灣,並帶著全家來到治療室表達著謝意。眼前這位年輕的爸爸望著我透露出一些決定:最近即將帶太太小孩回大陸。因為不忍年邁的雙親還得日夜照顧受傷吵鬧的兒子,而且自己一人孤零零地待在陌生的地方,總會不自禁的想起妻兒。修改了部份的副木與彈性衣後,看著年輕的父親一手抱著小嬰兒,一手牽著媽媽離去。分開半年,想必彼此有一番酸甜苦辣的思念要說。家人相聚對常人而言是再平常的事,可是對小嬰兒一家來說相聚團圓卻是如此遙不可及,困難到必須犧牲一些治療與失落部份生活品質,才能擁有這小小的夢想。此後他們沒有再出現,已經一年了。
|
|
|